故宫午门的门字为什么没钩?关于这个字的传说有哪些?

2022-01-17
我来答
3个回答

匿名用户

2022-01-17

  到了清朝,门字的钩又重新出现。有一天,乾隆皇帝去天坛祭天路过正阳门时,发现城楼门匾上的“门”字有钩,犯起了尴尬症,嫌这个钩戾气太重,这一“钩”除了可以钓住鱼,还很容易钩掉龙鳞,没了龙鳞那还了得!皇帝内心极度不安,这不是要把大清的江山勾走吗?于是故宫匾额上的门又没有了钩,一直延续至今。

匿名用户

2022-01-17

  明朝开国之初,洪武年间,重修学府“集贤门”。朱元璋命当朝“书法第一家”——詹希原,为集贤门写门匾。这詹希原的书法之精湛,可以说是无人不晓。因而每每有匾额急需题写时,他自然也就成了不二人选。而当他写“门”字的最后一笔时,末笔微微钩起,将向内提起的“钩”写高了些。没想到多疑的明太祖竟勃然大怒:“学府是人才荟萃之地。集贤门者,集天下贤才而纳之也。这扇门一定要大大敞开,让各路贤才畅通无阻地进入朝廷。詹希原写的‘门’字带钩,是要闭门,塞我贤路吗?”于是下令斩首了詹希原,并用粉液涂掉了“门”字的那一钩。此后,“门”字不准带钩的传统便在明代沿袭了下来。

匿名用户

2022-01-17

  据记载:南宋迁都临安后的某一日,玉牒殿因走水失火了。火势之大,将殿门都烧尽了。“玉牒”是皇家宗室谱系及名姓的记载,等于皇帝的家谱,属于朝廷的重要档案;玉牒殿就是专门存放玉牒的地方,本来对水火都有严密的防禁措施,但还是遭遇了火灾。官员管理不善,安全意识薄弱罢了。可是谁也不想承担责任,还是宰相王博彦头脑聪明,他上书道:“陛下,失火原因找到了,都是宫殿匾额上的『门』字惹的祸,按五行学说来看,『门』字最后一笔直下带钩属‘火笔’。这样写容易招致火灾。将这些匾额全部烧掉方能免灾。”皇帝听了宰相的话,命将原来的门额取下,一把火烧了。新的宫殿匾额“门”字末笔都直下。而且自此形成一种习惯,凡书写宫殿匾额时,都不钩脚。
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,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